大家都在回眸2009。其实理论界在这一年分量非常重的无非两件事,一是因了金融危机的发生和损失,对市场经济的反思和争论;二是由哥本哈根会议达到高潮的,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和争论。
两场争论的相似之处是观点鲜明对立,而有意思的是在面对同一事实时,观点截然对立的两方仍各有说辞。说自由经济好的仍坚持其好,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还不够成熟,还要更加市场化,让看不见的手主宰一切;说气候变暖的也不会因为今冬全球都很冷、渤海湾大面积结冰、新疆遭遇暴雪就嘴软,坚持道那是变暖过程的必然波动。哲学家之所以伟大就是思辨,而哲学一旦实用,错就可以是对,黑也可以是白,没有相对真理,只有相对真理了……
但是,无论命题真伪,这个越来越平的世界还是在很大程度上达成共识,人类近三百年来,凭藉对自然资源的占有与攫取获得财富的发展方式,已不可取;世界正在进入环保时代,社会福利将建立在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与返还基础上,低碳经济大步向我们走来。无论我们愿不愿意,无论我们准备好与否,也无论我们曾经被剥夺抢掠,是后发国家,是产业链低端,有诸般理由,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国际国内大环境。于是,中国工业各个行业和企业也要面对低碳经济的课题。用一个2009流行词说,如果不主动面对,就会“被低碳”。
中国国际航空业首先感到压力。据称欧盟已经制定了相关低碳交易体系,从2012年始向中国有关航空公司收取高额排碳费。西方发达国家业已先后建立了碳交易体系,从2012年起执行,这将给我国出口工业产品带来新的门槛和困难。而中国也向国际社会公布了减排承诺,到2020年国内单位GDP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%~45%,国内相关政策环境也将进一步趋紧。
较为敏感的是一些良好研究人员。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郑尚龙副院长,在近期由本报召开的国内工程起重机械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座谈会上,就谈到他对工程机械行业将遇到的低碳问题的看法——
我国工程机械到2009年底社会保有量已超过300万台,以其中铲土运输机械行业的装载机为例,中等功率的5吨装载机每天工作要用一箱油,约100升,一年下来要用30多吨油,即便因种种原因只用一半,也有十几吨油。5吨装载机作为主力机型占整个装载机行业的65%左右,以此类推,300万台各类工程机械每年用于油料的费用,甚至高于我们当年工程机械的总产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