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是水泥生产行业的一项划时代的革新,那么新型干法水泥是如何进中国水泥界的视线的?红星机器为您解密。
继50年代初,悬浮预热技术问世及70年代初诞生了预分解技术以来,就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迅速占领了水泥熟料煅烧窑的主体地位,与之配套的原料预均化、生料均化、原料和水泥粉磨、过程自动控制和耐火材料等方面的新技术、新工艺和新装备,在节能的总要求下均出现了崭新的面貌。
预分解技术发展十分迅速,近20年来,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,70年代重点是改进分解炉的性能,提效能高率和适应燃料的变化;80年代以来,预分解技术日臻完善,已发展到对预热器、分解炉、回转窑和冷却机全系统的改进和开发。节能效果更好的五级预热器窑的开发成功以及短窑技术的采用,使熟料热耗降低到2900kj/kg700kcal/kg)左右。
我国的预分解技术经历了自行开发———成套引进———引进技术消化吸收———在高起点上开发的发展历程。
70年代,我国开始研究预分解技术。中国建材研究院自行研究开发了日产300t水泥生产线的烧油预分解窑,在石岭水泥厂建成投产。此后又转入烧煤预分解窑的研制开发,相继开发了日产700~1200t预分解水泥生产线,建成了邳县、新疆、本溪、松江等预分解水泥生产线。这些预分解窑的研制开发成功和投入生产,为我国水泥工业预分解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但是,在预分解技术研究开发初期,重点是对烧成系统的研究,而对配套技术缺乏研究,加之装备设计制造水平低,不能保证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转。为了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,从1978年开始,组织了冀东、宁国两厂日产4000吨熟料大型预分解水泥生产线成套装备的引进工作,并于“六五”期间相继建成投产。
在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,通过国内科研设计人员的自行开发,基本掌握了日产700t水泥熟料预分解生产工艺设计技术和成套装备的制造技术。该项技术陆续得到了推广应用。然而,预分解技术有利于水泥生产规模大型化的优势在我国尚未发挥,日产2000t水泥熟料的大型预分解水泥生产线上主要装备仍需进口。“六五”期间投产的冀东、宁国、柳州等大型预分解生产线都是成套引进的。
由此可见,新技术的引进需要一个过程,而真正有生命力的技术的引进则会被大家快速的普遍接受。红星机器会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这项技术实践的更加有生命力。